涂装是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,是产品表面保护和装饰采用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。
涂装工艺可以简单归纳为:前处理→喷涂→干燥或固化。
前处理一般包括除油、除锈、钝化(磷化)工艺。针对不同的涂层及对抗腐蚀的要求,除油、除锈、磷化等处理方法要视工件原材料的状况来选择。在前处理除锈工艺中,喷砂、抛丸或打磨工艺,也在不同行业的不同部门按需择用。
根据涂装生产工艺,涂装废气主要来自于前处理、喷涂、干燥过程,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:
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酸雾,喷漆时产生的漆雾和有机溶剂,干燥挥发时产生的有机溶剂。漆雾主要来自于空气喷涂作业中溶剂型涂料飞散的部分,其成分与所使用的涂料一致。有机溶剂主要来自于涂料使用过程中的溶剂、稀释剂,绝大部分属挥发性排放,其主要的污染物为二甲苯、苯、甲苯等。涂装中排放的有害废气主要集中在喷漆生产线上,其中喷漆室、晾干室、烘干室是废气的主要发生源。
涂装设备非标化程度高
工程机械的涂装设备非标化程度很高,行业标准又不完善,使标准化配套较差从设计方案开始,对涂装工艺及设备,以及相应环保设备的配套灵活度较高,给生产厂家的制造、使用厂家的选择、管理带来极大不便。近几年,像除尘设备、喷漆室、喷枪、回收系统等设备逐步趋于标准化、系列化;自动喷漆系统、智能化的物流输送和智能化控制程度都得以大大提高,并在我国主要涂装线上得到应用,使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涂装线的技术水平、自动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。
“三废”问题严重
工程机械涂装的“三废”问题严重:一是涂装工艺落后;二是缺乏有效治污技术尤其是废气的减排和处理。目前,溶剂型涂料仍占工程机械用涂料总量的80%左右,造成生产环境和大气污染及资源浪费。发展低污染涂料,逐步代替溶剂型涂料是行业的发展方向,要加快低污染涂料的发展,必须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加大投入,而目前这两方面投入都不足。另外,水性涂料质量尚不尽人意,成为其推广的一个技术瓶颈,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开发力度。
废气治理措施不完善,配套性差
涂装工程项目立项前期,对产品的涂装工艺及设备,以及相应环保配套工艺及参数都未制定,只是按照常规进行估算,普遍造成项目实施与前期环境规划出入较大;
喷漆产生的大风量、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基本都是采用直接高空排放。由于其浓度低于国际排放标准,其排放速率实时检测难度高,环保单位一般予以放行;对一些环保要求高的地方,为了应付检查,采用间歇式yl12311线路检测吸附的方法;
漆膜烘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普遍采用四原体热风炉进行处理,处理效率及热能利用均不理想。有些设备采用直接燃烧的加热方式,未设置独立废气处理设备;
喷漆生产自动化程度低,几乎都采用人工喷涂作业;工程机械行业涂装职业化水平差,很多公司喷涂作业普遍采用外包工的方式;整体涂装技术水平较低,高效喷涂系统应用较少,大量使用喷涂效率低的工具,在浪费大量涂料的同时产生大量废漆、废气,也造成涂装生产线设备污染严重、车间整体环境差,使行业涂装设备使用和维护处在非良性循环之中。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253号